| 本帖最后由 养生君 于 2021-11-15 13:36 编辑 
 “熊,我好像是我朋友圈中混得最差的一个……”
 这位女生说,她马上就30岁了,身边同龄人早都已经有车有房有家庭有事业,只有她,还是个小小的上班族,一个人在深圳漂着。
 每当看到别人发的朋友圈,晒健身照啊下午茶啊什么的,她都觉得格外刺眼。
 “人比人气死人,真不知道这么多年我都干了些什么,怎么还是这样一事无成……”
 摸摸头,不要这样说自己啦。
 如果「人比人气死人」的话,咱们「不比」不就好咯~
 想想也是,一旦开始与人比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无限烦恼——
 跟比自己优秀的人比吧,会痛苦;
 跟不如自己优秀的人比吧,当对方有所提升、与自己差距缩小时,好像也会痛苦。
 说到底,就像西奥多·罗斯福曾经说过的那样:
 “比较之心一旦燃起,就如家中遭遇窃贼,它偷走了你的快乐。”
 所以,「与人比较」这个坏习惯,真的会慢慢拖垮、毁掉一个人!
 当然熊也知道,「不与他人比较」这六个字嘴巴上说说简单,实行起来绝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今天熊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本书《你根本不用和别人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心结,助大家一臂之力~
 书的作者露西·谢里丹,是世界上首位比较心理咨询师,在过去六年时间里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摆脱了比较焦虑。
 在她看来,比较心理,就是那个夺走我们自信与自尊的「凶手」。
 “唯有不再计较人生这场排位赛的名次,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能量。”
 在书中,露西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比较心理,并针对如何疗愈比较心理给了我们许多忠告。
 熊呢,便整理出了其中6点,与大家分享。
 千万别让比较心理毁掉自己的人生!
 愿大家都能少一点做别人,多一点做自己。
 
 NO.1
 “你的所见不一定为真。”
 熊猜,大家应该都有在朋友圈里,隔着屏幕羡慕过别人的生活吧?
 别人的下午茶既精致又有食欲;
 而自己只能在办公室冲杯咖啡。
 别人的30岁,头发茂密身材好;
 而自己根本不敢打开手机原相机。
 别人家的装修既温馨又贵气;
 而自己还是「蜗」在小小出租屋里。
 「和他们比起来,我好差劲啊。」刷着朋友圈,就会不自觉发出这样的叹息。
 但作者希望我们明白,其实,我们的所见不一定为真。
 “你所看到的,大多数是刻意筛选、精心修饰过的事实。”
 
   别误会,作者并不是在引导我们去揣测别人的生活,或是就这样给别人贴上「虚伪」的标签。
 她只是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小虚荣心,都想去制造斑斓的泡泡赢得关注和赞美。”
 而当抛开一层一层的滤镜、复原一步一步的修图,大家的生活,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有快乐也有烦恼,有成功也有磨难,甚至后者总是会比前者更多。
 所以啊,与其羡慕别人经过美化后的生活,不如把目光拉回到自己的生活上来吧;
 好好丰富自己,让平凡的生活开出花儿,这才是人生的主命题啊~
 NO.2
 “不要因为觉得人生必须努力拼搏
 而倍感压力。”
 许多成功学书籍或励志演说家们,都会给我们编织一个美梦,告诉我们:“只要你努力奋斗,定能超越所有人!”
 这听上去当然非常振奋人心。
 于是,我们也慢慢认为,自己必须不断努力才能跑得人生的「第一名」,就像仓鼠跑轮里的那只小仓鼠一样永不停歇。
 “加会儿班吧,大家都在加班呢!”
 “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过得比别人好。”
 ……
 但作者建议,不要因为觉得人生必须努力拼搏而倍感压力,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也很好。
 
   你当然可以停下来歇歇脚,而不必强迫自己不停奋斗四处奔波;
 你当然可以偶尔不努力,等恢复到好的状态了再继续向前。
 就像作者说的:
 “优先考虑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考虑如何超越别人,这对成功克服比较心理至关重要。”
 熊也觉得,跑得比别人快还是比别人慢其实根本不重要,反正我们也只是活给自己看、活自己的人生;
 只要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就已经值得庆祝和感激啦。
 NO.3
 “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
 就像前面说的,比较心理是夺走自信、让我们感到自卑的「凶手」。
 大家或许也经历过这样的感受:
 “她身材这么好,一定显得我像个丑小鸭。”
 “和他分在一组,光芒肯定都是他的吧。”
 “唉,我好像是这场面试里最弱的一个……”
 时间久了,就会陷入看自己不满意、不断陷入自我抱怨的恶性循环。
 作者也说,增强自信是我们摆脱比较心理的关键一步;
 “当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就不会再陷入与人比较的困境中。”
 
   可千万别说自己没有值得自信的方面噢。
 事实上啊,我们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优势。
 可能不太会说话,但很会倾听呀!
 可能不太擅长分析,但擅长总结呀!
 可能长相平平,但人缘好呀!
 总之,要让自信心成为自己生命体内的燃料,自己做自己的啦啦队;
 多一些认可自己,自然就能少一些羡慕他人~
 NO.4
 “远离有害的朋友。”
 有些时候,我们会在身边朋友口中听到一些刺耳的话语:
 “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儿了!”
 “你这工作没前途,辞了得了!”
 “快把你刚刚那条朋友圈删了吧,真丑。”
 这些话语会让我们越来越自卑,也越来越深陷于比较心理的泥淖当中。
 奇怪的是,即使这些话语使我们感到痛苦,我们却还常常为对方找借口——
 他只是在开玩笑,他只是想激励我进步,他只是直肠子而已……
 但作者认为,更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他们并不是特别在乎你。
 
   作者希望我们明白,我们有权利营造自己想要的社交空间。
 与那些能带给自己温暖和尊重,能欣赏自己价值的人交往;
 远离有害的朋友,无论这些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已经存在了多久。
 熊也觉得,朋友应该是带给我们力量的,而不应该是消耗我们自信的;
 守护好自己的社交边界,也是战胜比较心理的重要一环。
 NO.5
 “你的成功只由你定义。”
 如果问大家“成功是什么”,大家会怎样回答呢?
 是拥有月入百万的事业?
 是受全天下人尊敬?
 或是家庭美满子孙满堂?
 
   作者建议我们,千万别被媒体上宣传的千篇一律的成功形象或是博主上传的用不同滤镜美化过的同一种生活所欺骗。
 因为“你的成功,只由你定义”。
 比起社会上流传的成功学思想,我们更应该聆听的是自己心里的声音:
 这些成功标准真的适合我吗?
 拥有名利和财富,真的会让我快乐吗?
 什么才是驱动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断追寻的东西?
 “成功就是做自己,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只要是忠于自己的方式。”
 不要去追求别人的理想,而是去寻找自己的宝藏吧。
 NO.6
 “不要与过去的自己做比较。”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说:“一个人只应该和自己比。”
 比起与别人比较,这个观念当然更为积极;
 但在作者看来这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和过去的自己做比较,也会令我们失去自我,甚至否定当下的自己:
 “我竟然越混越差了。”
 “好怀念那两年的成功……”
 作者认为,我们根本不用和过去的自己比较。
 当然啦,这并不是让我们完全忘记过去。
 而是,过去已然过去,不要因沉湎过去而忘记现在的自己;
 要将当下视为一个全新的开始,重新制定一个完善而强大的计划。
 “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有着最棒的、不为人知的天赋、勇气与经验。”
 所以,不要再频频回头,就目视前方、大步出发吧~
 
   最后呢
 熊想向大家分享书腰上
 熊很喜欢的一句话
 “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复制别人,
 你独一无二,仅此一个。”
 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
 要活出自己的版本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