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甲子
标题:
国家卫健委下令:中医诊所准入全面放开,这些要点需掌握!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活一甲子
时间:
昨天 20:15
标题:
国家卫健委下令:中医诊所准入全面放开,这些要点需掌握!
作者:医学科普
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本文2272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想在社区开一家中医馆,调理调理亚健康。”
“我也想,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
最近,不少人都在热议一个重磅消息——国家卫健委正式放开中医诊所准入限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不仅是中医药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意味着未来老百姓看中医、用中药将更加方便。但政策放开的背后,也有很多必须了解清楚的关键点,不然盲目跟风开诊所,可能会“赔了钱,还误了人”。
接下来,我们就来系统讲讲这次政策调整背后的核心内容,以及普通人最该关注的几个重点。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一、中医诊所准入全面放开,意味着什么?
2025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
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可直接备案,无需审批。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意味着,中医诊所不再像过去那样层层审批、门槛高企。只要满足规定的条件和流程,就可以依法备案开业,进入市场服务群众。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解读,此次调整的核心目的,就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医药服务供给,扩大服务覆盖面,让中医更贴近百姓生活。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二、门槛降低≠随便开诊,这些条件必须满足
虽然审批程序简化了,但并不代表“想开就能开”。根据《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诊所备案必须满足以下几个硬性条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执业人员需具备合法资质,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具有中医专长的医师资格;
· 诊疗范围明确为中医,不得超范围开展西医治疗;
· 场所设施规范,必须设有诊室、候诊区、消毒设施等,符合基本医疗服务要求;
· 接诊流程安全合规,严格落实知情同意、病历书写、医疗废物处理等规定。
简单说就是:流程更快了,但底线更清晰了。卫生监管部门也同步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一旦违规,后果更严重。
三、中医诊所的春天来了?是机会,但也有挑战
很多人看到政策放宽,第一反应是“机会来了!”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确实,中医药在慢性病调理、康复治疗、亚健康管理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方面,老百姓更愿意选择中医调养。
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备案中医诊所总数已超6.5万家,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增长。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但别忽视竞争压力。目前市场上中医诊所良莠不齐,既有口碑沉淀多年的老中医,也有打着“养生”旗号的商业机构。若没有清晰定位、专业服务和稳定客源,贸然进入,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四、这些人适合开中医诊所,这些人要慎重
那么,谁适合借这波东风开一家中医诊所呢?
适合人群: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有执业医师证,尤其是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 有多年中医临床经验,口碑良好;
· 具备一定患者基础或社区资源;
· 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厚认同,愿意长期深耕。
慎重人群:
· 仅凭兴趣,无医师资质;
· 想靠“养生+理疗”模式快速变现;
· 缺乏基本运营能力和医疗常识;
· 想“加盟捞一票”,不打算长期经营。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一句话提醒:诊所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不是普通商铺,更不是“割韭菜”的场所。
五、中医诊所最易出问题的3个环节,必须避坑
政策放开了,但监管并未“松绑”。开一家合规、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诊所,以下3个高风险点,千万要注意:
1. 非法开展西医诊疗
很多诊所为了拓展业务,偷偷开展输液、B超、处方抗生素等西医项目。这是违法行为!
中医诊所只能开展中医类诊疗项目,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汤剂等。一旦跨界,轻则罚款,重则吊销备案。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 用药管理混乱
部分诊所中药饮片来源不明、无购销记录,甚至出现假药、劣药,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根据《药品管理法》,中医诊所应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建立完整台账,并定期接受监管抽检。
3. 医疗文书缺失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很多小诊所忽视病历、知情同意书、治疗记录的书写与保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无据可查,责任全在诊所。
依法合规运营,文书管理必须严格执行,这是诊所的“法律护身符”。
六、中医诊所未来发展趋势:专病专治、智能化服务
开诊所不能只盯着眼前几位患者,得看长远趋势。
1. 专科化是主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未来中医诊所将向“一点突破”发展,比如专治颈肩腰腿痛、妇科调理、儿童推拿等。术业有专攻,才更容易树立品牌。
2. 数字化管理是标配
诊所管理不再是“纸笔+手账”,未来要实现线上预约、电子病历、远程问诊等功能,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3. 服务人群年轻化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接受中医调理,“精致养生”成为新趋势。开诊所时要考虑如何吸引年轻人,比如环境设计、服务流程、中医科普等都要跟上。
七、老百姓怎么看中医诊所开放?更方便也更要擦亮眼
从患者角度看,政策放开意味着:
看中医更方便、选择更多、服务更贴近社区。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但也正因为诊所多了,如何辨别靠谱的中医诊所,也成了新课题。
普通人挑选中医诊所,这几点要牢记:
· 看资质:医生是否有执业证书,诊所是否备案;
· 看专业:是否专注特定领域,有清晰诊疗流程;
· 看口碑:线下口碑、网络评价是否真实可靠;
· 看服务:是否有完整病历管理、用药记录、回访机制。
结语:中医诊所放开,是机遇,更是责任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放开诊所准入,是国家对中医药未来的深度信任。
但放开不是放任,发展更要规范。
不管你是想开诊所的中医人,还是想就医的普通人,都要对这项政策背后的“红线”与“底线”有清晰认知。
中医药的路怎么走,不仅靠政策引导,更靠每一个实践者的敬畏与坚守。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的通知》.2025-0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2023-07.
[3]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01.
欢迎光临 再活一甲子 (http://www.zaihyjz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