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甲子
标题:
杭州一名年仅33岁女性,在持续高温下坚持户外晨跑,回家后倒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活一甲子
时间:
昨天 17:12
标题:
杭州一名年仅33岁女性,在持续高温下坚持户外晨跑,回家后倒地
作者:健康小助手
杭州,一位33岁的年轻女性,在持续高温天气中坚持晨跑,结果回家后突然倒地,引发大量关注。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看似健康的锻炼方式,怎么就成了悲剧的导火索?是天气太“毒”?还是她的身体本身就埋藏着隐患?是我们对运动和健康的理解出了偏差?这件事并不是孤例,它更像一个放大镜,把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健康误区”照得透亮。
天气热一点,跑步就不行了吗?
有人说:“我每天七点都跑步,太阳还没升高,应该没问题吧?”但我们忽略了一点,气温不是唯一的杀手,湿度、风速、空气质量都在悄悄下手。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有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0℃,湿度超过60%时,人体的排汗和散热机制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无风、空气流通差的环境下,身体就像被闷在一个蒸笼里,汗出不来,热散不去,体温一路飙升,热射病就可能随时找上门。
我曾在医院急诊室见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夏天在中午打了一场篮球,回家后觉得头晕、恶心,以为是中暑,喝了点藿香正气水就躺床上睡觉。
等家人发现他意识模糊、体温高达41℃送来医院时,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抢救无效。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热射病不是“中暑加强版”,它能要命
很多人把热射病当作是“中暑再严重一点”,但它是中暑的终极形态,致死率可以高达70%以上。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会被“热”破坏,一旦进入多器官衰竭状态,即使送到医院也非常难救回来。
“年轻人身体好,出点汗没事”——这类想法在临床上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热射病不是看年龄,是看你是否给身体足够的预警和缓冲空间。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哪怕你是健身达人,铁人三项冠军,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环境下运动,也可能倒在跑道上。
为什么她会倒下?跑步,其实是门“技术活”
杭州这位女性的倒地,不是倒在运动的本身,而是倒在了对身体信号的忽视上。晨跑时间不对、补水方式错误、对天气的判断失误、身体状况的轻视……这些都是“隐形杀手”。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跑步不是一件随便就能做的事,它需要你具备对自己的了解、对环境的理解、以及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夏天,跑步更像是一场身体的“极限挑战”。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你要知道:
人体在运动时,会优先将血液供应给肌肉和皮肤,而当外界温度很高时,皮肤散热的压力骤增,心脏负担加重。如果此时你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就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血容量不足,甚至引发心律失常。
不是所有“坚持”都值得鼓励,尤其是在高温天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坚持就是胜利”,可是在健康这件事上,盲目的坚持,可能是通往重症监护室的直通车。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我有一位朋友,三十多岁,是个健身狂人,夏天也不肯休息,结果有一次在健身房里突然晕倒,抽搐不止。他体重虽轻,但体脂低,长期高强度训练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在高温下运动直接诱发了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不是小事,严重时会导致肾衰竭,甚至要进行透析治疗。这位朋友后来恢复花了快一年,才慢慢回到正常状态。这件事之后,他才意识到,“听身体的话”比“听毅力的话”更重要。
你以为的“晨跑”黄金时段,其实是“高发区”
很多人觉得早上六七点跑步天还没热,最适合。但夏季清晨的湿度非常高,尤其是南方城市,湿度经常超过90%。这种环境下,汗液无法蒸发,也就无法带走体内的热量,身体就像进了个“高压锅”。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一夜未进食、血糖偏低、体内脱水的状态,也会让人更容易在跑步中出现低血糖、晕厥等情况。杭州这位女性的情况,很可能就是在低血糖+高温+高湿的叠加下,身体被“击穿”。
“早起锻炼身体好”这句老话,得加个前提:得看天气合适不合适、你身体状态是否支撑得住。
高温天运动,到底该怎么做才安全?
来,咱们不讲空话,讲点实在的。
第一,选择运动时间。夏天运动,最合适的时间其实是晚上八点以后,这时气温开始下降,湿度也相对低,身体也有充足的能量储备。如果你非得早上运动,建议五点半以前、太阳未升起前结束。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第二,控制运动强度。别逞强,别比狠,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不要做间歇冲刺训练或长时间耐力跑,尤其是户外。
第三,补水不能等口渴才喝。每运动前30分钟喝200毫升水,运动过程中每隔15-20分钟补充适量水分,必要时喝含电解质的饮料来维持体内钠钾平衡。
第四,穿对衣服和鞋。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是首选,鞋子要有良好的缓震和透气性,避免穿厚重的棉质衣物,它吸汗但不排汗,反而让你更闷热。
第五,学会识别危险信号。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心跳剧烈、浑身无力、出冷汗等症状,立刻停下,找阴凉地休息,必要时拨打120。
我们不是“铁人”,更不是“超人”
现在很多人对健康的理解过于极端,要么躺平,要么猛练。社交网络也在不断强化“自律即成功”的刻板印象。好像不晨跑、不健身,就对不起自己的人生。
可身体不是用来“挑战”的,是需要“照顾”的。
真正的健康,是一种平衡,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该停下来。是知道什么该吃,什么该忌;是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尊重它的节奏,而不是用意志去碾压自然规律。
别让“热”成为你生命的终点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杭州这位女性的倒地,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提醒。再健康的身体,也敌不过错误的方式;再强大的意志,也抵不过自然的法则。
我们应该反思,健康不是一场拼命三郎式的比赛,而是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旅程。它需要科学,更需要常识;需要坚持,更需要智慧。
下次你掀开被子准备晨跑时,先看看窗外有没有热浪滚滚,想想自己昨晚睡得够不够,有没有喝水、吃早餐,身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一旦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是否定的,请你大胆地——再睡一会儿吧。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活着,比跑完那5公里更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兴,黄晓波,陈建东.热射病的急诊处理与多器官衰竭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急诊医学杂志,2023,24(05):563-567.
[2]王宏斌,李晓明.高温环境下人体热应激反应机制及防护策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4,42(03):188-192.
[3]李娜,朱晶晶,王志强.夏季运动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22,23(01):21-24.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欢迎光临 再活一甲子 (http://www.zaihyjz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